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王欣记者薛庆元)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2020年对一起特大假冒“星巴克”咖啡案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详见《中国消费者报》2020年11月25日1版《假冒“星巴克”被索赔2100万元 江苏省消保委提起惩罚性赔偿公益诉讼》)。星巴克今年5月13日,假冒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判决,被索判令涉案食品公司在国家级新闻媒体上公开向消费者赔礼道歉,赔万判并支付三倍惩罚性赔偿金2172万元。元追
2018年2月,踪巨无锡市市场监管部门接举报称市场有假冒“星巴克”品牌咖啡,额赔经查确为假冒产品。偿性江苏省消保委认为该案属于假冒商标的消费“涉知识产权”案件,事实清晰且已固定,公益涉案金额巨大,诉讼侵权现象严重,案宣可以依法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星巴克请求法院判决该公司售假行为构成欺诈,假冒主张涉案金额三倍的被索惩罚性赔偿。当年10月26日,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该案。法院经审理查明,涉案公司法定代表人甄某某、实际控制人陈某某等明知购买的咖啡系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仍以公司名义对外销售,假冒“星巴克”注册商标咖啡流入全国18个省份的消费市场,涉案销售金额达724万余元。2019年12月6日,涉案公司及甄某某、陈某某等因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无锡市新吴区人民法院判以刑事处罚,其中涉案公司被处以罚金320万元。
法院审理认为,涉案公司直接销售对象较多,销售金额高达724万余元,假冒“星巴克”商标咖啡已经流入全国消费市场,消费人数具有众多不特定性。涉案公司明知对外销售的咖啡假冒“星巴克”商标,却隐瞒事实真相,以假充真,进行欺诈销售,违反了相应义务,侵害了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涉案公司应该通过公开赔礼道歉,以示真诚悔过,同时以警示其他经营者,构建诚信经营环境。江苏消保委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行为并请求涉案公司在全国发行的新闻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承担三倍惩罚性赔偿责任的诉讼请求,有事实和法律依据,符合法律规定。
另据悉,对于有明确赔偿金的公益诉讼判决生效后,对不特定的消费者如何履行兑现赔偿的相关管理办法目前正在商讨之中。
责任编辑:50近日,北京市石景山区市场监管局对北京西山八大处索道有限公司开展客运索道应急演练。演练现场,八大处索道公司模拟索道机电设备“突发故障”停运,短时内难以恢复,紧急驱动亦无法启动,游客被困于空中车厢内的情况 ...
中国消费者报武汉讯记者吴采平)8月23日,记者从湖北省市场监管局获悉,由该局餐饮处指导湖北省标准化学会发布了《学校食堂承包经营管理规范》团体标准以下简称《规范》),对学校食堂承包经营的概念、范围、基本 ...
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施本允)9月11日,浙江省杭州市市场监管局、临平区食安办、临平区市场监管局联合举办2024年杭州市“助企惠民有感有得”开放月活动暨食品安全“你点我检”活动。这是杭州市首次将“你点 ...
中国消费者报广州讯陈晓莹 记者李青山)8月28日,“湾区认证”委托认证服务签约仪式在广东省广州市举行。10家认证机构与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认证促进中心签订“湾区认证”委托认证服务合同,正式成为“湾区认证 ...
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钟芸记者张文章)为进一步推广标准化理念、提高标准化意识、提升标准化总体水平,更好地发挥标准化在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福建省龙岩市市场监管局提前谋划、精心组织,围绕第55届世界 ...
中国消费者报西安讯记者徐文智)近年来,市场监管部门秉持监管为民理念,不断完善丰富服务型执法的内涵,让行政执法既要“长出牙齿”有力度,还要避免“一刀切”缺乏温度。近日,陕西省延安市市场监管综合执法支队收 ...